紡織知識雜集 紡織面料知識 紡織面料成本
面料成本核算(例)
1,紗支數與針織布的克重有何對應關系?比如144gsm的純棉平布須用多少支數的紗? 2,針織坯布在染色后克重的變化范圍大約是多少? a目前所講的紗支數大都是指“英制支數”,用英文字“S”表示.它的定義是: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紗線,它的長度有幾個 840 碼,就稱為幾支紗線.紗線越粗,S值就越小,紗線越細,則“S”值越大.即40S/1要比20S/1的紗支幼細. 這樣,在同種結構的針織布中,紗支越幼細,它的克重(g/m2)就越輕.如 32S/1平紋布成品克重在 135-145G/M2之間,而20S/1平紋布的成品克重在180-190G/M2. 針織胚布在經過前整,煮練,與溶液中的染料結合等一系列化學反應,會吸濕澎化,所以一般都會增重15-20G/M2左右.但會隨著原料纖維的選擇,織物的構造,染色工藝,染料特性而有一定程度的浮動.如:普梳紗因雜質較多,同種紗支,織物較精梳紗支的成品會較輕;平紋布較羅紋布的線圈構造密實,故胚布與染后的克重相差較羅紋布要小.還有同紗支同種結構的布,織造的密度也會有影響. b按照理論計算出來的紗支/規格米克重和實際上的大不相同. 同一批生產的面料因為拉幅定型處理稍有不同, 克重也會偏差不少.當然,從工廠價目表上看紗支,規格,幅寬,克重, 大致可以知道一定的規律. 反正算克重的那套方法不會簡單.舉兩個例子吧.
全棉:40 x 40 + 40D 133 x 72 門幅:48/50“ 設:紗價 33,000元/噸 第一步:算出經紗條數:133 x 50(門幅)= 6650 (經條總數) 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數)/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數)=97。新泰科儀器INTEKE.CN53 x 1.05(損耗) 經紗重量= 102g/m 第二步:算出緯紗重量 40s +40D = 173 deniel x 72 = 12456 x (1.27+0.10m) / 9000 x 36 = 68.26 g/m 布重:170克/米
化纖產品:50D X 75D / 203 X 89 66.9” 203 X 66.9 = 13580./9000 =1.5X50D X 1.03 =77.71 75 X 89 X1.7/9000 X 36 =45.39 =123G/M 假設50D 17元/KG 原料: 2元 織造費1.3元/米 染整費:0。9元/米。 4.2元 X 縮損 14% = 4.79元 + 0.30元軋光 5.09 X 10% 利潤 5。60元/米。(成本價) 如果有氨綸,比如: 75D + 40D = 105D 所以, 最精確的計重辦法: 用克重機打克重!!!! 出口成本核算 出口商品總成本=G+Quota+A+F1+(1+F)x Ratel-V 出口商品總成本= + + + +(1+ )x - 計算結果顯示: 其中: G表示出口貨物的出廠價或出庫價,Quota為出口配額價,A為外貿公司的出口代理費,F1是工廠(倉庫)到港口或機場的運費,Ratel是外匯匯率,I是海運或空運的保險費,F是海運、空運費,V為出口退稅額。 模擬演算: 假設有一批出口美國的服裝,出廠價為48萬元人民幣,出口配額總價為1.8萬元美元,外貿公司的代理費率為2%,工廠運到裝運港口的運輸費為1200元人民幣,海運保險費為118美元,海運費為3500美元,出口退稅額為69743.59人民幣。 解: 出口商品總成本=G+Quota+F1+(I+F)x Ratel+A-V =480000+18000x8.28+1200+(118+3500)x8.28+13204-69743.59 =603657.41(元人民幣) #1: 外貿公司代理費的計算,是以出口合同的合同總價(即G+Quota+F1+(I+F)x Ratel)為依據,再乘以代理費率而得。 #2: 出口退稅額的計算方法是:退稅額=銷售金額(增值稅發票上)x出口商品退稅率=出廠價/(1+0.17)xV。國家規定各類出口商品的退稅率不同,本例中的服裝退稅率為17%。 注意:只能為估算結果) 經密×36×織縮÷紗支÷840×16=A 緯密×36×橫縮÷紗支÷840×16=B 平方克重=(A+B)÷3 例∶128×36×1.2÷20÷840×16=5.2oz 60×36×1.05÷16÷840×16=2.45oz ( 5.2+2.45)÷3≈2.55g 滌綸面料,可將滌綸線密度按公式轉化為棉支數,例;300d 5247÷300=17.49s (5247為常數) 滌綸面料,可將滌綸線密度按公式轉化為棉支數,例;300D 5315÷300=17.49s (5315為常數) 公式(注意:只能為估算結果) 經向克重=(5315/20)*[(128*100/2.54)/9000]=148.8g=A 緯向克重=(5315/16)*[(60*100/2.54)/9000]= 87.2g=B 平方克重=(A+B) 例∶ 平方克重=236g =236/28.35=8.32oz 簡化為 (英制經密/英制紗支)*23.25 =A 面料成本核算的一點補充我再演算一遍:40s×40s+40d/133*72/57/58"的 坯布價格現在紗價 經紗為0.0235元/克,緯紗 是0.029元/克。經紗用量 =133/40*58*0.65=125克緯紗用量 =72/40*82*0.65=95克紗價=125*0.0235=2.9元紗價=95*0.029=2.8元織造費=0.04*72=2.9元坯布價格=2.9+2.8+2.9=8.6元/米, 這個差不多是現在的市場價格吧!下面我把這個原理給大家解釋一下!假設織縮率為1.10 ,耗損為1.02 將紗支轉換成 特克絲(1000m紗的質量) 公式是583/40 1米布的經紗米數 為 133/2.54*(58*2.54)*1.10*1.02=133*58*1.10*1.02 1米布的緯紗米數: 82/2.54*58*2.54 *1.10*1.02=82*58*1.10*1.02 (注意 這里82 是上機的幅寬)所以1米布的的經紗用量等于 133*58*1.10*1.02*583/40/1000=133*58/40*(1.1*02*0.583) =133*58/40*0.654 這個就是 上面公式的來源!一般象沒有彈力就好算得多了 例如 40×40/133×72/58"(成品規格) 那么 它的坯布應該就是 63“ 所以1米的用紗量就可以這樣估算了=(133+72)/40*0.65*58=193g
1、紡織常用計算公式分為定長制計算公式和定重制計算公式二種。 定長制計算公式: (1)、旦尼爾(D):D=g/L*9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2)、特克斯(號數)[tex(H)]: tex=g/L*1000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克),L為絲線的長度(米) 定重制計算公式: (1)、公制支數(N):N=L/G 其中G為紗(或絲)的重量(克),L為紗(或絲)的長度(米) (2)、英制支數(S):S=L/(G*840) 其中G為絲線的重量(磅),L為絲線的長度(碼) 2、選擇換算公式: (1)、公制支數(N)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9000/N (2)、英制支數(S)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5315/S (3)、分特克斯(dtex)與特克斯(tex)的換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tex=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6)、特克斯(tex)與公制數(N)的換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與旦尼爾(D)的換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與英制支數(S)的換算公式: dtex=10K/S K值:純棉紗K=583.1 純化纖K=590.5 滌棉紗K=587.6 棉粘紗(75:25)K=584.8 維棉紗(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與公制支數(N)的換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與英制英寸(inch)的換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與英制碼(yd)的換算公式:1碼=0.9144米 (12)、綢緞平方米克重(g/m2)與姆米(m/m)的換算公式:1m/m=4.3056g/m2 (13)、綢緞的實際重量與磅重的換算公式:磅重(lb)=每米綢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百米用紗量=(經密/經紗支數+緯密/緯紗支數)*門幅*系數 這個公式適用于快速計算,一般估算。系數根據不同原料而分,如果是棉:系數為0.064--0.068" 以下是我對于該公式的回復:我來補充一下吧!steven781123說的公式一般只用于纖維素纖維(棉,麻,或者T/C,T/R),而且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公式主要針對短纖維的,中長纖維(比如:T/R仿毛)用這個公式計算會有比較大的誤差。而且,這是一個素色坯布(也就是染色布)的計算公式(色織不能用)!另外要注意一點,公式里面的門幅是坯布門幅,不是成品的門幅。舉例說:43/4"(成品)--47“(坯布);57/8/9"(成品)--63”(坯布),這些都是常規,無彈力的。彈力品種又分四面彈(經緯向都有氨綸);緯向彈力。用緯向彈力舉例說明,72"的坯布,成品通常只有48/50"了。門幅變化很大。因此,現在做彈力的品種通常要說明成分。含棉多少,氨綸多少。總之一句話,紡織品千變萬化,不能一概而論。我現在用上面的公式通過常規品種舉例說明: 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要知道它的百米用紗量百米用紗量=47×(128/20+60/16)×0.059054=28.17(KG) 相當于281.7G/M 呵呵,再羅嗦一句:其實百米用紗量對于面料的價格計算意義不大,因為這個數值只是得出了原料的用量,坯布的價格還牽涉到人工,機構損耗等多項因素。而且,原料的價格最近兩年由于市場放開以后上浮很大,不要說去年和今年的價格完全不同,就是上個月和本月的價格也不盡相同。所以,我認為百米用紗量的結果對于計算面料的理論克重還有一定的意義。還那上面一個結果來說吧: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每米用紗281.7G,那么染色以后的成品克重會是多少哪?我也提供一個公式僅供參考:每米用紗量×退漿率(通常為0.9左右,根據品種不同還有所變化)/成品門幅(要換算成米制)。因此44”全棉染色布20×16 128×60 成品克重=281.7×0.9/1.12=226.3G/SQM(平方米)。看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有兩個疑問。
1) 為什么染化料不計入總量?這是由于染料對于織物的影響非常小。通常增加總量也在2~5克(根據織物厚。O鄬τ诳傮w總量影響很小。當然,上漿或者涂層整理會明顯增加克重,就不能忽略。而一旦生產出現問題,比如返絲光,返還原不僅會使織物手感有明顯變差,強力降低,也會使總量下降。
2) 為什么在實際當中128×60的紗卡只能達到220~225克呢?這就得從我國紡織業的現狀說起。由于紡織業這個傳統行業性質,決定了我國紡織業除極少一部分企業以外,大家都是采用價格競爭的;ハ鄩簝r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俗話說“一分價,一分貨”,價格降低不可避免會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事實上,幾乎不存在不偷工減料的企業。有些企業由于年代久遠,工藝純熟。在配棉上下功夫,采用低一個標號的原料,甚至有低兩個標號的原料。一樣可以正常生產。一些年輕的企業他沒有這樣的技術,就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方法。就拿128×60紗卡來說吧。其實熟悉面料的人都知道,市面上幾乎就沒有正宗的20S的紗線。通常都是21S,甚至是21.5S的紗代替的。這樣自然克重達不到理論總量了。還有就是,密度尤其是緯密能否達到60根的要求。事實上,多數坯布廠采用降緯密的方法降低成本。因此,購買坯布時一定要在合同中定明經向縮率。是3%還是5%。綜上所述,我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理論數據僅供參考。絕大多數情況是要打折扣的。今天我再補充一點:“面料700701”和“azhangzhonggu”i兩位關于英制支數的解答都有這樣的問題。大家可以在教科書上查到這樣的內容:公制支數是指在公定回潮率10%的條件下,1000米的紗線的總量。而英制支數是指在公定回潮率9.89%的條件下,1磅紗線,其長度是840碼的倍數。大家應當主意這兩個公式的回潮率條件是不一樣的。所以,撇開回潮率不談,那么公制和英制換算,其系數是583.7左右(SORRY,一下子想不具體),但是考慮到兩者的回潮率差別,其系數實際應為590.54(絕對正確)。也許很多朋友從紡織廠里得來的系數可能為6XX.XX,這通常將漿料的重量也算進去了。這是不正確的。有虛高之嫌。轉自<<全球紡織網>>
坯布克重計算方法
⑴、 坯布克重:是指織物單位面積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數表示 (g/m2)。商業上最簡單計算方法。
例如:棉織物一般在70~250 g/m2范圍內; 凡立丁 (精梳)毛織物重量在185 g/m2 左右; 厚花呢 (粗梳)為280g/m2左右; 薄形絲織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間! ∨鞑伎酥匾彩强己丝椢镂锢硇阅艿钠返轮笜酥,這對毛織物來說更為注重。在精梳毛織物、毛型化纖織物的《部頒》標準中規定:平方米重偏輕不能超過允許公差(規定為5%),定為一等品;超過5%而不超過7%,為二等品。
、、按《部頒標準》計算方法(應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 --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 --試樣干重 (g) WK --試樣的公定回潮率 (%)
L --試樣長度 (cm) B --試樣寬度 (cm) 常用紗線的定回潮率 (WK) 摘錄如下: 棉紗: 8.5% 精梳毛紗: 16% 粗梳毛紗: 15% 滌/棉紗(65/35): 3.2%
⑶、根據織物結構因素的近似估算平方米重量的計算方法: 式中: NtT --經紗特克斯數(號數) NTw --緯紗特克斯數(號數) PT --經紗密度 (根/10cm) PW --緯紗密度(根/10cm) 這計算公式是近似值,它沒有考慮紗線的彎曲、伸長和織物在加工過程中的重量變化。 (注:特克斯數(號數)是指:用1000米長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 (g)表示。)
營銷專用計算方法:
平方米克重=(經密+緯密)X1.1X59/(2.54X紗支)
最簡單的:(核價、車間領紗估算用)
百米用經紗=經密/支數*門幅*0.0065
百米用緯紗=緯密/支數*門幅*0.0065
比較合理的:(工藝員用)
百米用經紗=(經紗號數*總經根數/(1-經縮率))/10000*1.01
百米用緯紗=緯紗號數*緯密*3.937*(筘幅+回絲)/100000*1.003
回絲——彈力紗取12cm,普紗取8cm
系數可以去取0.0067,0.0065可能太緊。
百米用紗量(KG/百米)=(經密+緯密)X1.1X0.059X幅寬/紗支
洪仲秋《織布工藝與計算》
常見主要織疵的原因分析: 1.斷經 原因:原紗質量,漿紗質量,綜筘保養,經紗上機張力,工藝參數選擇,車間溫度控制不當。 2.筘痕 布面上出現經向的直線條紋即為筘痕。主要原因:筘齒內排列不均勻,筘齒變形。次要因素:經紗絞頭,綜框變形導致綜絲不能自由游動。 3.雙緯和百腳 緯紗在布邊外斷頭,梭子帶著紗尾飛行,出梭口時,被梭口夾住織入布邊,又繼續引緯,對于平紋織物這會產生缺緯或雙緯織疵,對于斜紋織物則稱為百腳疵點。梭子從開關側投向換梭側時,如有斷緯,須待梭子回到開關側時,緯紗叉才起關車作用,這是織口內缺一根緯紗,會形成雙緯或百腳織疵。 4.脫緯 原因:投梭力過大,使梭子回跳過大;緯紗卷繞過松;緯管上紗圈之間摩擦力太小等都會造成緯紗退繞量過多,在織物表面形成緯圈。 5.云織 織物表面局部稀密不勻,形似云斑狀的疵點稱為云織,嚴重時在織物表面呈現稀疏方眼。送經機構發生故障,使送經量不勻;卷取機構失靈,使卷取時快時慢,都會產生云織。 6.緯縮 緯紗織入織物時呈扭結狀,或織物表面出現緯圈,均稱為緯縮。緯紗捻度過大,緯紗給濕不足,開口不清,張力不足,梭子回跳過大,都會產生緯縮。對于噴氣織機,開口不清或在緯紗出口側引緯力不足是產生緯縮的主要原因。 7.鋸齒邊 布邊對著織物的外觀,染整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有著重要影響。緯紗退繞不順利,張力忽大忽小,使得布邊內卷,最容易產生鋸齒邊?椵S上機不良,邊部經紗張力不勻,使布邊不平整,同樣會產生鋸齒邊。 8.方眼 平紋織物布面呈現網針孔狀的現象稱為方眼。后梁過低,開口時間過遲,打緯前后上下層經紗張力相近,在與緯紗交織時,部分經紗不能測向移動,便會產生方眼。 9.跳花 跳紗 星形跳花 三根及三根以上的經紗或緯紗脫離組織,并列的跳過緯紗或經紗而浮于織物表面的稱為跳花。一根和兩根經紗或緯紗,跳過三根及以上的緯紗或經紗的稱為跳紗。一根經紗或緯紗,跳過二根至四根緯紗或經紗,且形成星點狀疵點的稱為星形跳花,簡稱星跳。這三種疵點統稱為三跳織疵。主要是由于開口不清,或開口,引緯時間配合不當所致。斷經不停車,斷經會與相鄰經紗糾纏而造成開口不清,吊綜不當,投梭時間過早過遲,皮結,眼孔,皮圈,制梭等裝置不良,會使梭子飛行不正常,產生三跳織疵。 10.軋梭(結頭) 軋梭時,由于經紗保護裝置失靈,而造成大量斷經,形成密集的結頭,這種疵點不能修復,必須采取措施,防止或減少軋梭的產生。同時要正確調整經紗保護裝置和織機剎車制動裝置。 11.經縮 經紗片紗張力不勻,部分經紗松弛;經紗張力調整不當,使部分經紗以松弛狀態織入布內,呈毛圈狀。輕者稱為經縮波紋,重者稱為經縮浪紋。經縮有局部性,間歇性和連續性三種情況。 12.幅寬或匹長超過標準值 筘號選擇不當,緯紗實際縮率與設計值出入過大,會引起織物幅寬的變化;車間溫濕度調節不良,會使織物幅寬及匹長有較大的變化。對于一般產品,濕度過高,布幅變窄,匹長增加;濕度過低,則結果相反。經紗上機張力過大,易使布幅變窄,匹長增加;經紗張力過小,則結果相反。 13.稀密路織疵 稀密路織疵絕大多數是由于開關車及拆怪壞布造成的。根本原因是開車時織口位子的變動。另外由于種種原因,是緯紗在織物中排列不均勻,也會產生稀密路疵點。鋼筘的松動,經紗張力不勻,擋車工操作不當,均有可能造成稀密路疵點。稀密路疵點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辦法來消除,只有控制降低的辦法如下:(1)緯紗斷頭停車時不空緯。 (2)采用停送停卷裝置。 (3)變動后梁位置。 (4)采用織物加壓輥。 (5)使用電子送經裝置,送經卷曲聯動。 (6)利用電磁剎車與制動。 (7)使用固定鋼筘。 (8)在織機上加裝織口定位裝置。 (9)采用梭子監控。 (10)提高打緯機構的加工精度。 (11)在主電動機與主軸之間增設高速軸。 (12)加強管理。
紡織工藝流程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務:(1)開棉:將緊壓的原棉松解成較小的棉塊或棉束,以利混合、除雜作用的順利進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雜質、疵點及不宜紡紗的短纖維。(3)混棉:將不同成分的原棉進行充分而均勻地混和,以利棉紗質量的穩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長度、厚薄均勻、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機械的名稱和作用(1)混棉機械:自動抓包機,由于某種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車組成,抓取平臺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氣流輸送到前方,同時起開棉作用。(2)棉箱機械:棉箱除雜機(高效能棉箱,A006B等)繼續混合,開松棉塊,清除棉籽、籽棉等較大雜質,同時控制好原棉的輸送量。(3)43號棉箱(A092),開松小棉塊,具有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4)打手機械: ①毫豬式開棉機(A036),進行較劇烈的開棉和除雜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雜質。②直立式開棉機具有劇烈的開棉和除雜作用,但易損傷纖維,產生棉結。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處理或統破籽處理之用)。③A035混開棉機,兼具棉箱機械和打手機械的性能,且有氣流除雜裝置,有較好的混棉、開棉和除雜作用。④單程清棉機(A076等)對原棉繼續進行開松、梳理,清除較細小的雜質,制成厚薄均勻、符合一定規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務(1)分梳:將棉塊分解成單纖維狀態,改善纖維伸直平行狀態。(2)除雜:清除棉卷中的細小雜質及短絨。(3)混合:使纖維進一步充分均勻混合。(4)成條: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條。 2.主要機械名稱和作用:(1)刺輥:齒尖對棉層起打擊、松解作用,進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雜質和短絨,并初步拉直纖維。齒尖將纖維帶走,并轉移給錫林。(2)錫林、蓋板 ①將經過刺輥松解的纖維進行自由分流,使之成為單纖維狀態,具有均勻混合作用。②除去纖維中殘留的細小雜質和短絨。③制成質量較好的纖維層,轉移給道夫。(3)道夫: ① 剝取錫林上的纖維,凝聚成較好的棉網。②通過壓輥及圈條裝置,制成均勻的棉條。 條卷工序主要任務: 1.并合和牽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進行并合、牽伸,提高小卷中纖維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制成規定長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邊緣平整,退解時層次清晰。 精梳工序 主要任務: 1.除雜:清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疵點。 2.梳理:進一步分離纖維,排除一定長度以下的短纖維,提高纖維的長度整齊度和伸直度。 3.牽伸:將棉條拉細到一定粗細,并提高纖維平行伸直度。 4.成條: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條。 并條工序主要任務 1.并合:一般用6-8根棉條進行并合,改善棉條長片段不勻。 2.牽伸:把棉條拉長抽細到規定重量,并進一步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與牽扯伸,使纖維進一步均勻混合,不同嘜頭、不同工藝處理的棉條,以及棉與化纖混紡等均可采用棉條混紡方式,在并條機上進行混和。 4.成條:做成圈條成型良好的熟條,有規則地盤放在棉條桶內,供后工序使用。 粗紗工序主要任務: 1.牽伸:將熟條均勻地拉長抽細,并使纖維進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將牽伸后的須條加以適當的捻回,使紗條具有一定的強力,以利粗紗卷繞和細紗機上的退繞。 細紗工序主要任務: 1.牽伸:將粗紗拉細到所需細度,使纖維伸直平行。 2.加捻:將須條加以捻回,成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強力的細紗。 3.卷繞:將加捻后的細紗卷繞在筒管上。 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狀的管紗,便于搬運及后工序加工。 絡筒工序主要任務: 1.卷繞和成形:將管紗(線)卷繞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雜:清除紗線上部分疵點和雜質,以提高紗線的品質。 捻線工序主要任務 1.加捻:用兩根或多根單紗,經過并合,加拈制成強力高、結構良好的股線。 2.卷繞:將加捻后的股線卷繞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狀管線,便于搬運和后工序加工。 搖紗工序將絡好筒子的紗(線)按規定長度搖成絞紗(線),便于包裝,運輸及工序加工等。 成包工序主要任務: 將絞紗(線)、筒子紗(線)按規定重量、團數包數、只數等打成一定體積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儲藏搬運。 整經工序任務和要求 1.整經的任務:根據工藝設計的規定,將一定根數和長度的經紗,從絡紗筒子上引出,組成一幅紗片,使經紗具有均勻的的張力,相互平行地緊密繞在整經軸上,為形成織軸做好初步準備。 2.整經的要求:(1)整經時經紗須具有適當的張力,同時盡可能保持經紗的彈性和張力。(2)在整經過程中,全幅經紗,張力應盡量均勻一致。(3)經紗軸上的經紗排列和卷繞密度要均勻(指經軸橫向和內外層紗線),經軸表面要賀正,無凹凸不平現象。(4)整經根數、長度或色經排列循環必須符合織造工藝設計的規定。(5)整經機生產效率要高,回絲要少。 漿紗工序任務和要求:經紗在織機上織造時,要受到綜、筘、停經片等的反復摩擦作用和開口時大小不斷變化著的張力作用。末漿的經紗,由于有許多毛羽露在紗的表面,因此在織機上受到摩擦和張力的反復作用時,紗上的毛羽就會松開、起毛,部分纖維與紗分離,最后會引起經紗斷頭,這樣不僅增加了織機的斷頭率,降低了工人的看臺數,還會影響棉布的質量。為了減少織機上的斷頭率,經紗要經過上漿工程,使經紗具有較大的光滑度,堅牢度,上漿的過程就是幾個經軸上的經紗并成一片,使其通過漿液,然后經過壓榨、烘干、卷繞成織軸。經過上漿后的經紗,由于漿液使四周突出的纖維粘附在紗的條干上,提高了紗的光滑度,同時漿液烘干后也在經紗上形成一層漿膜,增大了經紗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漿液滲透到經紗內部把部分纖維互相粘著起來,當紗線受到拉伸時,臺以阻礙纖維在紗線內的相互移動,從而提高了經紗的強力。根據許多漿紗的橫截面表明漿液滲入到經紗內部的深度是不大的,大部分漿液都被覆在紗的表面上。如果漿液完全不能滲透到紗線中去,那就只能在紗的表面形成一層漿膜,它粘在紗線上很脆弱,在織造過程中很容易脫落。如果漿液全部滲透到紗線中去,紗線中的大量纖維都粘著起來,這時紗的強度雖然增加許多,但紗的伸長度卻會顯著下降。因為伸長度決定于棉紗中的纖維的彎曲度及其相互之間的移動。上漿后,由于漿液滲入紗內,漿膜覆蓋在紗的表面,以及毛茸的粘附,障礙了拉伸經紗時纖維在經紗內的自由移動。因此上漿后的經紗,其伸長度均有所下降。這樣的漿紗在織造過程中,不能抵抗時刻變化著的負荷。經驗證明,單純追求漿漲強度的增加,其結果在一定限度后,織機的斷頭率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因此,適當的增加紗的的強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經紗的彈性,減少經紗的毛茸現象和摩擦系數,這是上漿的基本要求。一般情況下,經紗都要經過上漿,但有足夠光滑度和強度的股線只須經過并軸工序即可,有的可作拖水處理。漿紗工程包括兩個工序:調漿工序(配制漿液)和上漿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經紗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繞在織軸上。為了達到上漿紗機械的目的,對漿料漿紗機械的基本要求如下: 1.對漿液和漿料的要求:(1)漿液不僅應能橋頭經紗的表面,同時還應能部分地滲透到紗的內部去,烘干后能在紗上形成一層漿膜。(2)漿料應具有一定的吸濕性,不致使漿液凝固成為堅硬的薄膜,而降低經紗的彈性和伸長 。(3)漿料應具有防腐性。(4)漿料應不致操作經紗,綜筘和機件。(5)漿料應易于從織物上除去,不致影響漂洗和印染工程。(6)漿液的性能應相應穩定。(7)漿液應用價值低廉、貨源充足的原料來配制,并盡可能的不采用主要糧食。 2.對漿紗機械的要求:(1)應能保持一定的上漿率。(2)應能保持一定的烘干回潮率,并使蒸汽消耗得最少。(3)應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經紗的彈性。(4)速度高,產量高。(5)機物料損耗少,回絲少,耗電少。 穿經工序穿經俗稱穿筘或穿頭,是經紗準備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穿經的任務就是根據織物的要求將織軸上的經紗按一定的規律穿過停經片、綜絲和筘,以便織造時形成梭口,引入緯紗織成所需的織物,這樣在經紗斷頭時能及時停車不致造成織疵。 織造工序織造是紡織廠的重要工序?椩斓娜蝿帐菍⒔涍^準備工序加工處理的經紗與緯紗通過織布機根據織物規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藝設計交織成織物?椩旃ば虻漠a量、質量和消耗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高度重視。 1.提高產品質量。織物質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能和外觀疵點兩大方面?椢锏奈锢硇阅埽纾嚎椢锏慕浘曄驈娏Α⒛湍ダ味、透氣度等,直接影響到服用性和穿著牢度,應根據織物的不同用途而確定。并要在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控制,達到指標要求?椢锏耐庥^疵點如:折痕、稀弄、百腳、跳花、破洞等,不僅影響織物外觀,對服用性能和穿著牢度也有著直接影響。應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經常分析疵點產生的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改善成品質量,提高下機一等品率。 2.提高生產效率織機的生產效率是用來衡量生產水平的考核指標之一?棛C在運轉中由于斷經、斷緯、機械故障、處理壞布、上軸等原因而造成停臺,影響布機的產量和棉布質量。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斷頭,減少機械故障,及時處理停臺,縮短停臺時間,努力提高織機的生產效率。 3. 織機在織造過程中主要物質消耗是機物料、紗線和動力。消耗量的大小與原材料質量設備狀態、技術操作水平、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有關。降低物質消耗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內容,必須高度重視。(1)降低機物料消耗: ①購置機物料要嚴把質量關,防止劣質品進廠。 ②加強設備維修,保證設備常處于完好狀態,減少因設備狀態不良造成的磨損。 ③加強技術操作減少人為損失。(2)降低紗線用量; ①正確掌握機上布幅和緯密,避免多用線。 ②加強技術操作,預防織疵產生,盡量做到少拆布和不拆布,減少回絲。 ③保持設備完好,避免大緯紗。 ④加強生產管理,減少油污、壞布和裝緯回絲。(3)降低動力消耗: ①停車及時關電機。 ②提高布機效率和運轉率。 ③控制照明和正確使用空調,防止輔助用電浪費。 ④采用節電皮帶盤。